6月23日,文學院舉行“千年文脈 雄安年輪——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成果展示”暨大學生暑期赴雄安新區社會實踐啟動儀式。文學院領導及師生70余人參加活動。
在啟動儀式上,文學院及雄安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負責人介紹了服務雄安新區建設的整體規劃,以及“魅力雄安”叢書的編纂與出版情況。中央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后,文學院按照學校部署,在全國率先成立了專門服務新區的研究機構,并出版了全面介紹雄安新區歷史文化的“魅力雄安”叢書。
文學院“雄安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的“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團隊、古籍整理團隊、文化政策與產業研究團隊、白洋淀文學研究團隊、民俗學研究團隊分別介紹了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將在近期以圖書、調研報告、多媒體數據庫等形式面世。
在開展雄安新區文化研究的同時,文學院積極引導學生開展面向新區的實踐活動。“漢語言文學拔尖班”在新區設立后成立“記錄雄安”團隊,每周利用課余時間奔赴雄安新區各地采訪記錄。本學年的暑期實踐活動在此基礎上面向全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按照專業分別組成方言調查實踐分隊、民俗調查實踐分隊、文化政策與產業實踐分隊,分赴雄安新區各區域開展調研。
方言調查實踐分隊此前已經完成了發音人尋訪和遴選工作,暑期將開展方言記音、攝錄等工作。民俗調查實踐分隊將對新區的口頭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調研。文化政策與產業實踐分隊將對新區文化產業、公共文化服務等現狀進行調查,為新區文化建設規劃服務。
(文學院供稿)
本站不再支持您的瀏覽器,請使用360瀏覽器8及以上(極速模式)、IE10及以上、Chrome5、Safari6、Firefox 3.6及以上、 Opera 10.5及以上瀏覽器觀看。請升級您的瀏覽器到更高的版本以獲得更好的觀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