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著名語言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沈家煊教授,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王偉副研究員,應邀蒞臨河北大學文學院作學術報告。本次學術報告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文學院語言學專業師生200多人聆聽了現場報告。報告會由文學院博士生導師蔣靜忠教授主持。
沈家煊先生以自己豐富的研究經歷、深厚的學術素養、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強大的凝練概括能力,特別是對西方語言學理論了如指掌的熟悉和精準評述,指出了合理運用西方理論的關鍵所在——用樸素的眼光看待漢語語法。要吸取西方的語言學理論,但是不能輕易接受他們的結論。要深入了解中國語言學傳統,認真學習和繼承老一輩語言學家的學術遺產,堅守“簡單”原則,簡單和嚴謹一樣重要,用樸素的眼光看待和解釋漢語的語言事實。要構建一個既貼近漢語實際,又具有普遍意義的語言理論。
王偉副研究員以“ChatGPT與語言學研究是非談”為題,詳細刻畫了ChatGPT技術僅僅5年的時間在語言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進展。報告根據“人-機平行”的發現重新審視了一些傳統的認識,并基于人類生成言語的機制,前瞻性地闡述了中國語言學的“二度分野”。指出通過符號主義的規則集合來刻畫語法的傳統范式可能已經過時,并借用呂叔湘先生的話“語言之妙,妙不可言”來說明人工智能的優勢。
在互動環節,沈家煊先生和王偉老師針對讀書宜專還是宜博、理論與材料孰輕孰重、理論如何結合漢語實際、ChatGPT數據庫原理及其深入發展過程中可能帶來的科技倫理問題等展開進一步交流,提出指導意見和建議。
兩場報告既高屋建瓴、切中肯綮,又深入淺出、簡潔生動;既注重傳統、古今結合,又開放包容、學人之長,拓寬了師生的學術視野,對提升學院師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文學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