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下午,在第26屆全國普通話推廣宣傳周到來前夕,我校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組織語言文字“啄木鳥”團隊到即將面向社會開放的保定市淮軍公所博物館暨中國古戲樓博物館開展語言文字應用調研活動。此舉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精神的一次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調研是應淮軍公所博物館暨中國古戲樓博物館之邀,在博物館修繕布展基本完成、即將面向社會開放之際,為館內展欄、展牌、宣傳標示牌上的語言文字規范應用進行的語言學專業把關。調研團隊由我校文學院張莉、傅林、李彥潔三位老師以及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和2021級漢語國際教育專業本科生組成。團隊在現場完成了對博物館約12進院落含文字內容的所有印刷展示牌、電子屏幕拍照取樣,形成檔案圖片400多張,整理出約2萬字的文本內容,后續將對這些內容進行逐字逐句研讀,提出修改建議。此次調研活動既是高校語言文字工作者運用專業知識服務社會的具體行動,也是在人才培養中實現理論教學與社會應用相結合的一次重要實踐。

據悉,我校語言文字“啄木鳥”團隊自組建以來,先后對直隸總督署、古蓮花池、軍校紀念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紀念館等保定市主要景點的語言文字應用情況進行調研,張莉教授向保定市政府主管部門提供調研報告,為保定市名勝景點語言文字規范應用水平提升提出了工作建議。這項工作在高校語言文字工作者中獲得了極大認同,也受到了保定市政府、保定市文旅新局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