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由河北大學生命科學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河北大學雄安新區研究院主辦,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承辦的“生命科學與綠色發展學科群建設發展學術研討會暨河北大學雄安生命科學論壇”在保定市河北大學成功舉辦。11位專家應邀出席并作大會報告,我校及外校相關領域共計500余名師生參加了本次大會。
論壇開幕式由大會主席鞏志忠副校長主持,他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河北大學整體情況、生命科學與綠色發展學科群建設情況以及本次論壇的研討內容。中國科學院院士、崖州灣國家實驗室副主任錢前研究員,作了題為“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五十周年歷史回顧”的報告;美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前沿生物技術研究院院長朱健康教授,作了題為“從DNA第五堿基到健康與長壽”的報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許瑞明研究員,作了題為“DNA復制偶聯核小體組裝的分子機制”的報告;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長朱冰研究員,作了題為“表觀遺傳:記住過去、面向未來”的報告;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李國紅教授,作了題為“染色質結構與人類疾病”的報告;中國農科院植保研究所國重實驗室主任周雪平教授,作了題為“作物病毒病防控理論與實踐”的報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左建儒研究員,作了題為“水稻氮營養遺傳基礎初探”的報告;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院長郭巖教授,作了題為“植物鹽堿脅迫應答反應”的報告;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戚益軍教授,作了題為“植物中RNA調控的機制和功能”的報告;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楊淑華教授,作了題為“植物耐低溫的分子調控機制”的報告;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孫江華教授,作了題為“松材線蟲病種間互作的化學通訊與分子調控”的報告。本次論壇為解決生命科學領域難題以及京津冀重大生態環境問題提供了基礎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指導。
論壇的成功舉辦為河北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提供了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加強了我校與相關科研單位的學術交流與合作,增強了與會師生對生命科學領域世界科研前沿進展的了解,進一步提升了我校的學術影響力,為提速增效、高質量推進我?!半p一流”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
(生命科學與綠色發展研究院、生命科學學院、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