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專家一行20余人赴河北大學白洋淀環境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考察調研,實地考察白洋淀濕地生態保護修復成效與科研基地建設,深度探索生態保護實踐與創新人才培養的融合之道。
專家們深入河北大學白洋淀環境保護科學觀測研究站,生態環境系主任王洪杰教授以《把論文寫在雄安大地上》為題作專題分享,生動詮釋科研實踐與國家戰略深度融合的育人新范式。專家們詳細了解了白洋淀水質治理、濕地生態系統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的前沿科研成果及其對雄安新區生態建設的科技支撐作用,并表示:“基地負責人分享的不僅是技術經驗,更展現了科研實踐本身承載的深厚育人內涵。這種將國家重大生態工程前沿、真實科研挑戰與方法論直接轉化為教育資源的方式,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了源頭活水。”
隨后,專家們實地考察圈頭基地濕地公園及近自然修復實驗區。沿生態棧道穿行于碧波蘆葦之間,專家們親眼見證了濕地生態修復的顯著成效。
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作為國家級教育智庫,始終致力于推動教育與科技、產業的深度融合。作為連接前沿科研與創新人才培養的橋梁,研究會此次白洋淀之行,正是踐行“將國家戰略現場轉化為育人課堂”核心使命的生動詮釋。河北大學雙卓教育學院負責同志及教師代表參加了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