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我校第八屆計算機文化節暨“周末專家河北行---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行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專題報告會在七一路校區舉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劉萱研究員應邀作報告,學校師生近500人參加活動。
劉萱以“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新形勢與應對思考”為題,首先回顧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歷程,介紹了人工智能技術帶動相關產業蓬勃發展、高度嵌入經濟社會和撬動科研變革等方面存在的風險。報告重點講解了世界主要經濟體人工智能治理的政策、機制與動向,并圍繞地緣政治、文化差異、價值觀取向等分析了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最新進展。報告強調,人工智能的發展不僅重構了人與機器的關系、技術與社會的關系,也正在深度重塑國際關系,國家、地區之間既要面對人工智能技術和市場的競爭,也要攜手共同應對人工智能風險。報告通俗易懂、內容豐富、系統全面,增強了同學們對人工智能風險與治理的認識,為同學們的學業發展和專業成長發揮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報告會結束后舉辦了簡短閉幕式。第八屆計算機文化節自11月2日開幕以來,學校先后邀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南開大學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專家學者,為師生作了15場專題報告,舉辦了計算機領域企業新技術新產品和大學生科技作品展示活動。創新創業指導中心聯合網絡空間安全與計算機學院、國際學院等單位舉辦了計算機類專業校園招聘雙選會。新聞傳播學院、經濟學院、教育學院、法學院、藝術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單位圍繞“學科+人工智能”舉辦系列特色活動。文化節期間,參與師生達到10000余人次,現場問卷調查統計顯示,99.8%的同學認為舉辦計算機文化節對活躍學習氣氛、提高個人數字素養與技能很有幫助或有幫助。
(計算機教學部 供稿)